为提升社会教育活动水平,在学校、社区、乡村、企业和广大青少年学生与社区居民,特别是农村儿童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,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于12月28日至东台市博物馆共同举办《盐政春秋——中国历代海盐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》展和《盐与货币——古代金融知识课堂》社会教育活动示范,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。
中国封建社会时期,随着朝代的更替,统治者通过对盐的控制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,盐税收入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。因海盐产业在各种盐产中的绝对主导位置,决定了不论是专卖制的创立,还是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、官员的任用等具体制度的制定,海盐业有着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,影响着盐法体系的形成和发展。
东周之前,国家对盐没有专门的控制,只是作为一般的特产而存在。春秋时期,齐国管仲首倡“官山海”,是为海盐专营之始。此后,海盐专营制度的废立与变革,很大程度上成为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稳固兴盛的重要方略。汉武帝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专卖,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愿望。唐安史之乱后,政权岌岌可危,又是从海盐专营入手,实现了唐代“中兴”。自此,盐业专卖制度因各个中央政权的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。
今天,两馆联合推出的《盐与货币——古代金融知识课堂》主题社教活动也拉开了帷幕。活动中,社教老师带领孩子们穿越历史,以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讲解,阐述盐在古代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货币的发展脉络。孩子们还参与了趣味手工活动,亲身体验古代金融文化的魅力,进一步拓宽历史文化视野,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|